客户端下载

吉利上调销量至300万辆 穿越周期增长序幕刚拉开

20250704_044446_000.jpg

在全球汽车产业陷入新能源转型阵痛、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吉利汽车以一份亮眼的上半年成绩单逆势突围——1~6月累计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激增47%,新能源比重突破51%,并宣布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这一决策不仅是对短期市场表现的信心背书,更标志着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的系统性竞争壁垒开始释放长期效能,印证了哈佛商学院关于“企业穿越周期需通过资源整合与战略敏捷性实现能力迭代”的核心逻辑,更是停止价格战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20250704_044446_001.jpg

一、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动态能力理论的实践范本

哈佛教授大卫·梯斯提出的动态能力理论指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在于感知机会、整合资源、重构组织的能力。吉利的战略布局完美诠释了这一理论。

20250704_044446_002.jpg

技术感知与重构:通过投资时空道宇,吉利成为全球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

其未来出行星座计划将于2025年底完成72颗卫星组网,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目前,30颗卫星已在轨运行,银河星耀8、极氪001等车型搭载的卫星通信技术,可在无地面网络区域保障紧急呼救,响应速度提升8倍。这种“空、天、地一体化”布局,将智能驾驶的竞争维度从“单车智能”升级为“生态智能”,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20250704_044446_003.jpg

资源整合与杠杆化:架构化研发布局(SEA/CMA/GEA架构)实现了技术普惠。例如,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通过AI大模型优化能量管理,在银河L6 EM-i车型上实现CLTC工况亏电油耗2.98L/100km,续航达2390km。该技术不仅应用于高端车型,更下放到15万元级市场,使吉利在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市占率提升至18.7%。这种“技术分层下放”策略,正是哈佛资源基础观中“核心资源动态杠杆化”的典型实践。

二、产品矩阵的代差优势:分层渗透与全球化协同

吉利的增长动能源于全价格带覆盖与全球化对冲的双轮驱动。

新能源板块爆发式增长:银河品牌上半年销量54.8万辆,同比激增232%,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其银河星舰7 EM-i凭借46.5%热效率的雷神混动系统,在10万~15万元SUV市场对竞品形成碾压式优势。极氪品牌则以44个月达成50万台交付量,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6月销量1.67万辆,上半年累计9.07万辆。

20250704_044446_004.jpg

燃油车基本盘稳固:“中国星”高端系列上半年销量突破25万辆,帝豪、博越等经典车型累计销量分别突破400万和200万辆。这种“油电并进”策略,既抓住新能源转型机遇,又保留燃油车市场基本盘,符合哈佛案例中“分层市场渗透”的抗周期逻辑。

20250704_044446_005.jpg

全球化协同对冲风险:通过马来西亚宝腾品牌落地e.MAS7车型,吉利在东南亚市场市占率达26%,打破日系车垄断;领克品牌凭借TCR赛事背书,在欧洲市场单车均价达4万欧元,超越大众ID系列。2025年TCR墨西哥站和西班牙站,领克车队包揽领奖台,累计斩获7个世界冠军,延续了“七年全勤”的赛道传奇。这种“新兴市场放量+高端市场溢价”的组合,与哈佛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差异化竞争”理论高度契合。

三、质量信任与品牌价值: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吉利通过质量体系与赛事基因构建用户信任,降低决策成本。

权威认证与数据驱动:银河E5获C-NCAP/E-NCAP双五星认证,极氪009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创MPV最高分;J.D. Power 2025年报告显示,吉利新车质量位列自主品牌第三(PP187),复购率达32%。全链路质量管控体系(如雷神系统的“动力冗余备份”技术)确保用户安全感,相关投诉量为0。

20250704_044446_006.jpg

赛事背书与技术反哺:领克车队7次斩获WTCR世界冠军(截至2024年赛事停办),并在2025年TCR赛事中延续统治力,其赛道验证的“防爆舱”电池技术应用于量产车,使领克08 EM-P在女性用户占总销量的38%。这种“赛事技术民用化”策略,将品牌从“性价比”提升至“性能标杆”,与哈佛品牌资产理论中“信任背书”的价值创造逻辑如出一辙。

四、哈佛理论视角下的长期增长潜力

从哈佛战略管理框架看,吉利的增长绝非偶然。

动态能力持续进化:其AI-Drive大模型依托750万辆在役车辆的百亿公里数据,结合卫星遥感的路况预判,使高速NOA接管率降至0.1次/万公里,超越特斯拉FSD。这种“数据-算法-产品”的闭环学习,正是克里斯·阿吉里斯“双环学习”理论的实践。

反脆弱能力构建:在价格战中,吉利通过架构化研发降低成本(如卫星核心部件国产化成本降40%),同时通过赛事提升品牌溢价,实现“从波动中获益”的反脆弱性。

长期主义的胜利: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强调,企业需投资“破坏性创新”。吉利的卫星通信与AI大模型布局,正是对未来十年智能出行趋势的预判,其价值将在更长周期中显现。

20250704_044446_007.jpg

五、300万辆目标的战略隐喻

吉利将销量目标上调至300万辆,本质是其动态能力理论实践进入收获期的标志。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生态、架构化研发、全球化协同与质量信任体系的构建,吉利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增长”,为穿越行业周期奠定了基础。正如哈佛教授大卫·梯斯所言: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持续更新资源组合以匹配环境变化的能力。吉利的案例证明,在行业剧变中,企业不仅可以生存,更能通过系统性战略布局实现逆周期增长——300万辆目标,仅是这场长期主义征程的序幕。

(图片来源:互联网)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