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在沪发布

 2025 年 4 月 25 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博世中国在沪举办“未来新工匠”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发布仪式。作为国内首个由企业主导、公益组织协同共创、院校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项目,该计划自 2023 年由博世中国联合益优青年、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职教创新中心共同发起,创新性地整合企业资源与公益力量,构建起“企业出题、院校育人、社会协同”的全新机制,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项目一期已累计培养超过 2.8 万名高职学生。此次二期项目发布,旨在打造职业教育公益新范式,加快全国化布局进程,这也标志着该公益项目正式迈入规模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01 -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发言.jpg

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发言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构建技能人才培养的“博世样本”

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催生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职业教育领域仍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作为德国工业 4.0 理念的践行者,博世中国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智能制造标准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衔接。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博士表示:“我们期待通过这个项目,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既懂技术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让‘工匠精神’在智能时代焕发新生。”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博世样本”。

02 -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朱志煜发言.jpg

苏州百年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朱志煜发言

“未来新工匠”项目在第二期计划积极拓展合作地域,在一期以苏州为主要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无锡合作基地。在教学内容建设方面,项目组将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共创工作,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向全国高职院校全面开放优质课程资源。

为了让职业院校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前沿工业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项目计划组织学生线下实地参访博世工厂,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全球领先的工业 4.0 技术,深入领会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项目还将引入博世志愿者职场领路人计划,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通过成长互助会的形式,助力同学们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实现自我突破。

教师队伍建设同样是第二期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将组织开展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项培训,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不仅如此,项目还将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致力于搭建产学研多方深度对话的优质平台。

03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良杰发言.jpg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汽车学院党总支书记宋良杰发言

“未来新工匠”一期硕果累累,双规并行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未来新工匠

项目采用“硬技能 + 软技能”双轨培养模式。在硬技能培养方面,项目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和职业发展认知培训内容已覆盖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百年职校等全国 11 所中高职院校。其中,《智能制造供料单元初级技能培训》课程通过输出博世苏州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教学内容,定制化教学设备包,让学生在 40 课时内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操项目的完整训练,从企业或行业需求角度引领学生积极成为智能制造领域优秀工匠。超过200名受益学生参观博世苏州培训中心,接触了解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

项目软技能培养则由益优青年主导,通过职业认知先导课、创新思维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与职场适应力。项目围绕“求职技能”、“个人发展”、“创新思维”三个方向设计共11节相关课程,直接影响了学生28,000+人次,间接影响150,000+人次,课程执行结果远超预期。

项目部分优秀学生将获得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进修机会和进入博世技能岗位就业的支持。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职教创新中心主任刁文表示,项目本身由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共创教学内容,成为产教融合、校企互动的创新实践。这一模式既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同时又整合企业公益和业务资源,提供了桥梁对接支持,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企业欢迎的新工匠。

04 - 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证书颁发仪式.jpg

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证书颁发仪式

未来发展方向: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

展望未来,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明晰“未来新工匠”项目三大战略方向,致力于构建可持续赋能生态。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精准洞察产业动态需求,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动态匹配,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其次,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 + 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突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院校,让教育公平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更深入地实现,拓宽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第三,继续加强合作伙伴网络建设,丰富和精进项目内容,扩大资源在学生“实践”方向的投入,以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更深远的公益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

 

      汽车商务网来源于网络转载的文章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稿件、图片内容和版权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